English

民间文化的视角

2000-03-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林岗 我有话说

五、六十年代香港、台湾的经济起飞,武侠小说随之亦从“旧武侠”蜕变成“新武侠”,取得都市大量读者而风靡一时。现今,中国改革开放也20年,社会经济的基础完全可以提供给武侠文类一个大发展的天地,但据个人耳闻目睹的有限经验,武侠的读者倒是不少,读物却几乎都是港台“进口”的,如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人的作品——先是狂滥盗版后是正版引进,一版再版——鲜有中国大陆自己的武侠作家的作品。在这种情势下,我手头得到的这部游建西博士所作五十回本武侠《龙吟苗疆》就特别可贵了。多年以后的武侠文学史将证明,它的出版问世是当今平淡无奇的文坛一件可圈可点的佳事。

我特别欣赏《龙吟苗疆》的民间文化视角。作者站在民间的立场,以明初燕王朱棣起兵篡位,建文出奔为苗家好汉所救为背景,虚构了一个情节曲折有致的故事。民间的概念在小说中有双重意味:首先它是作者叙述故事表达经验时的角度,作者透过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从这个角度传达出独特的声音。其次,民间是作者借以构筑武侠幻想天地的重要文化语码。作者把想象经验表达的基础安放在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上,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尝试,同时亦鲜有武侠名家在这方面作持久的发掘。如果作者持之以恒,苦心经营不缀,必能在这方面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纵观武侠文学史,存在一有趣现象:在众多的文学文类中,武侠所占的位置毕竟只能算“小道”,但此“小道”所本的居然几乎都是“大道”。就是说,武侠作者几乎都是站在正统价值观的立场或渴望厕身于正统价值观的立场来讲故事的。晚清的侠义与公案合流,绿林好汉往往就是清官断案必不可少的助手;文康《儿女英雄传》的主角安骥苦尽甘来,居然高中探花位极人臣,且享尽旗人之福。“新武侠”虽然去除这等迂腐不堪的故事,于“义”的观念大力发掘,使故事多少游离正统价值。然究其所本,毕竟以“大道”居多。如经天纬地的英雄、济世安民的豪杰、忠贞的爱情等在小说中是不可少的。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可写,而是说为文有益于世的古训,世道人心的话头,还是在武侠文类里占据强势影响力。游建西兄天生对此类“大道”有批判意识,故反其道而行之,能时出新意。而作者所依据的批判资源就是民间传统。小说四十八回以后,朱棣篡位成功,宣布冬至日封禅武当。这本是一件盛事,可以大事铺张而堂皇了结全文。但作者却让武当封禅引起泰山诸门派对武当派的嫉妒,嫉妒而生权位之争,权位之争而引发门派大战。结果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一场主子以为傲、奴才以为荣的盛事落得凄怆收场。对比四十八回“御飞剑开启青冥路”中已改名为柳蝉子的建文帝所得到的觉悟,有心人自然可体认作者对那种名为奋发有为实为帮凶的入世价值观的针砭。

把想象、幻想经验安放在什么基础上面,这是很考验武侠写家功夫本领的。游建西以自己对民间文化的信念和广博的知识,将“小传统”融入神奇幻想的故事之中,虽然作者不是很有意识地从事这方画的艺术实践,但已经是一个十分有新意的开端。以笔者孤陋寡闻所见,还不曾有过武侠写家如此着意在小说中经营民间文化元素。作者不但着意经营典籍可以印证的民间“小传统”,也注意当代洋溢着活力的民间文化。第十一回“贾向正寻潭遇香桂”写贾向正与香桂在一草坡用民歌小调相互调情一场,十分生动。男女对唱数个回合,所唱虽为寻常情歌,词句亦是大致套路,然小调味十足,人物生趣盎然的情致跃然纸上。我想,如果作者不是如此热爱天籁自然的民间文化,不是长期浸润苗疆阔厚深广民族传统中,无论有如何的文才,也是写不出这等洋溢生命活力的文字。野趣洋溢的情歌小调对唱,令我觉得时光倒流,回到了十五《国风》的时代。游建西兄生活和成长于这片深情而神奇的土地,他对苗疆的草木风光、文化传统如数家珍般熟悉。我想,这是对他的小说的民间情趣的最好解释。

(《龙吟苗疆》游建西著,海天出版社,1999年1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